小鸟为什么梳理羽毛?

卢宏进卢宏进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对于所有鸟类来说,梳理羽毛都是日常的必修课。一只健康的鸟总是保持着漂亮的羽毛,为了拥有亮丽的羽衣,每隔一段时间它们就得到水边洗个“鸳鸯浴”,然后就是长时间地梳理羽毛。鸽子总是低垂着头,用喙细致地清理胸前厚重的羽毛;雄金丝雀在窗台上走来走去,不时用喙小心地舔着头顶的羽冠;池塘里的鸭子仰着头,把翅膀贴近河面,不停地用喙在水面上“拍打”,它们是在梳洗翅膀上长而密的飞羽和纤羽。一只鸟身上有成千上万根羽毛,包括飞羽、复羽、尾羽、廓羽、绒羽、粉羽等多种不同类型,梳理羽毛正是为了保持各种羽毛的清洁。

然而,如果仅仅为了清洁羽毛,远没有“梳妆”如此重要。在漫长的进化史上,羽毛使鸟类在与爬行类的竞争中,最终成为统治天空的王者。而为了保持和经营这顶“皇冠”,从古生代,鸟就开始了梳理和装饰羽毛的行为。因此,梳理羽毛的首要意义,不是为了清洁和整理,而是为了生存和繁衍。

梳理动作中蕴含的生存之道

一只体形壮硕的雕鸮,静静地栖息在暗处,巨大的“头盔”枕在胸前,眼睛警觉地洞察着环境。突然,它的头迅速抬起,同时双臂打开,几片长长的翼羽,猛地冲向头部,就像用一条毛巾在洗脸……雕鸮梳理的第一笔,是对准了头部。很多猛禽的第一下动作都是“洗脸”,鹰、隼、鸮等会用翅基部的几根长羽在面部来回梳理,就像是用一种特别的梳子在给毛发做梳理。

给面部“梳妆”,是梳理行为中最常见的招数。对于多数小鸟来说,喙是打理羽毛的“刷子”,面部没有被覆羽毛,喙难以着力,此时利用大翼羽,就轻松地解决了问题。不仅猛禽如此,在家鸽、乌鸫和金丝雀等常见的鸟类中,都有类似的行为。

用长而尖锐的翅羽“刷洗”面部,存在很大的风险。《当代英国鸟类学手册》中,收录了有关欧夜鹰意外被自己锋利的飞羽划破脸部的两起事故。此外,在对大麻鳽、雕鸮和游隼等种类的研究中,也都记录到了类似事件的发生。

为什么尽管风险很大,但是仍然有这么多的鸟要选择用翅膀“刷洗”头部呢?科学家推测,这是因为鸟儿的头部,包括面部、眼眶、耳朵和后枕区,容易受到寄生虫的侵害。因此,“洗脸”这种梳理行为,有助于清除寄生虫或它们的卵。鸟类的羽毛常是寄生虫特别是羽虱的宿主,鸟儿经常会把喙伸入羽衣,以吃掉虫子。但是,对头部的处理会更加困难,因为喙和眼睛不能直接接触该区域。用宽阔的“梳子”反复梳理,将有助于清除这些区域顽固的寄生虫。

实际上,对羽毛清洁的最直接办法是水浴,为什么不能洗完再理呢?这主要是因为,水浴不能频繁地进行,受到环境的限制。而在大自然中,鸟儿随时都可能被寄生虫所困扰,梳理行为就成了必需。

此外,鸟类的头部还是视力、听力和嗅觉等感觉器官的集中地。而这些感觉器官,是鸟获得信息最重要的来源和生存的法宝,这些器官的清洁对于生存具有重要意义。梳理行为中,还有助于清洁喙部、耳孔和鼻孔,去除这些区域污物和角质。

除了清洁功能,在梳理过程中,每根羽枝和羽枝上的钩状小羽片都被理顺,羽毛的“瓦楞”结构得以保持。在疏水性较强的羽毛角质层和气孔的作用下,水难以进入羽毛深部,附着在表面的水被很快排干。此时,鸟的身体干爽而温暖。所以,雕鸮“洗脸”之后,很快紧闭双翅,以恢复被淋湿后的“头盔”;欧夜鹰在意外“划脸”之后,也会用一侧肢体遮掩一下,也许是为了让另一侧的脸尽快“恢复”吧。

梳理可以维护美丽的羽冠

乌鸫在窗台或枝头上走动,不停地扭动身子,不时地把喙伸到臀部,做出类似挠痒的动作……乌鸫梳理羽毛的动作和大多数鸟差不多,用喙清理每一根羽枝,然后再轻轻地把所有的羽毛理顺。对于拥有美丽羽冠的乌鸫来说,头部是梳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