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狗狗便便?
1,大小形状:成型的条状,软硬适中,表明狗狗消化吸收良好;如果便便条状但较软,可能饮食不当,例如吃了过多的肉类或者不易消化的食物导致消化不良;若便便是水样的,则可能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或是腹部着凉导致的急性肠炎。 2,颜色:正常的便便颜色是黄色的,如果是其他颜色,需要及时就诊。深棕色(黑褐色):食用肉量过大或肠道蠕动过缓所致消化能力不佳,可喂适量益生菌助消化。白色稀糊样:可能吃坏了肚子,应及时就医。
3,臭味:正常便便会有轻微的味道,如果是特别臭的便便,可能是喂食的食物腐败了,引起肠胃不适,例如吃多了难以消化的食物、喝了太多牛奶等,应减少饲喂的量,让胃肠得到休息。 如果便便出现了以上的情况,可以先尝试调整狗狗的饮食结构,少吃肉多吃粗粮,喂食适量益生菌帮助调节胃肠道菌群平衡。 但如果狗狗出现腹泻严重、精神食欲差等情况,就需要带去医院检查治疗了。值得注意的是,幼犬尤其是刚离开妈妈和小窝的幼犬,由于生活环境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很容易出现腹泻情况,这时除了需要调整饮食结构外,还可以给狗狗喂食少量煮熟的鸡蛋黄加以补充能量和营养。
狗的健康主要从头部,眼睛,鼻子,耳朵,颈部,四肢,以及大便这些方面去判断,大便就是最后一道程序,如果这一道程序出问题,说明狗狗的前几道程序是过关了,只是肠道有些紊乱而已,如果大便非常健康,但是狗狗还是生病了,说明狗狗的问题出在上个环节,肠道完全健康,只要调理的好,没有拉稀,拉绿便这些现象出现,说明肠胃没有问题。
我们最常说的血便和拉稀,其实血便分为两种,第一种是鲜红色血液,这种情况说明狗狗的肠后段出现破裂出血,或者是肠道内有寄生虫导致,第二种,焦黑的血液,这种情况大多是狗狗吃了变质腐烂的食物,导致的胃溃疡,胃出血,我们如何区分真血便和食物上色便便,很简单,一,看便便如果能清晰看到血色,就说明是血便,如果和大便混为一体,就是上色。二,看地面,如果便便落地后红红的一片,就是血便,如果大便是一团,落地后散开就是散的,并没有一大片颜色,那就问题不大。
拉稀有很多情况下都是由于吃的问题,比如说吃了变质腐烂的食物,吃了生冷的食物,吃了兔子,鸭子,这些不好消化的肉类,拉稀其实不可怕,只要不是频繁拉稀,能够自动停止,没有剧烈的腹痛反应,在饮食上注意调理就好,但是拉稀一旦超过两天,一定要打消炎,因为长时间的拉稀会导致脱水,脱水就会导致狗狗肾衰,就麻烦了,如果拉稀伴有腹痛,也建议打消炎,因为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肠炎在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