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耳鸣耳朵打三针是什么针?
病情分析: 这是中医的一种疗法,针刺的方法,在耳后三个穴位下针,有止痒,镇静的功效,对耳鸣有所缓解作用。但疗效不是太理想,只能起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同时还要自己保持好心情,愉快的心情是疾病痊愈的一半。
1.鼓室穿刺术是一种诊断技术,用来检查耳道、鼓膜和听力情况。如果发现有积液,可以通过这一方法吸出。这项手术操作比较简单,创伤小,病人痛苦轻。
2.药物治疗包括血管扩张剂、神经营养制剂以及一些中药等;
3.电刺激疗法是指把微电极插到听神经上,通过高频电流的刺激来恢复部分听觉功能的办法。
4.声刺激疗法也是运用高频信号来刺激患者,达到促进言语功能恢复的办法。
5.佩戴助听器帮助耳鸣患者解决听力困难的问题,也可起到减轻耳鸣的作用。
6.耳鸣封闭针,就是用注射的方法,直接把药物刺激到听觉神经系统,达到抑制耳鸣的效果。
7.还有针灸、按摩等治疗方法。 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最重要的是心情要舒畅,情绪稳定,否则任何药品都没有用。可以找一个信得过的心理咨询师聊聊,让自己放下执念,顺其自然,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针灸,刮痧,拔罐,放血都是中医的治疗方法,在耳病的治疗中更是发挥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人的全身的穴位在耳朵里面都有反应点,可以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穴位进行刺激治疗。所以这些治疗方法对内伤和外感引起的耳痛,均能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
中医治疗耳鸣耳聋一般是内病外治,主要的方法就是耳针、毫针结合艾灸、CT,一般一个疗程在7到10天左右,治疗的周期比较短。而且中医治疗耳鸣耳聋是见效比较快,一般患者在经过一一个疗程的治疗之后,都会有一定的临床症状的改善,具体的疗效还得要看患者的个体情况和病情来决定。
耳针是在耳廓的特定部位进行针刺,或贴压特定的刺激物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耳廓,古代医家亦称为“奇恒之腑”。它具有应内外景象,反应全身情况的功能。“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足少阳胆经支脉,绕耳后,又行于耳前。
由于耳廓形如竖立的胎儿,其五官、脏腑、躯体在耳廓的特定区域有相应的反应点,且这些反应点和内脏有密切关系。因此,临床可以通过对耳廓上特定的穴点施以特定的刺激来调整脏腑器官的功能,调整人体的功能状态,从而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用耳针治疗耳鸣耳聋,是采用以痛治痛和以偏治偏的同气相求法则。
通常临床上,在耳轮部多取神门、交感、皮质下、内分泌等具有镇静作用的穴位;在耳甲艇及其周围区域多取脑、肝、脾、肾、三焦、小肠等脏腑的对应反应点。一般留针10~15分钟便可取针,可每日或隔日针灸1次。疗程由患者病症及体质而定,一般4~7天为宜。